找到相关内容403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

    ,争论不已,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的本怀,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,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。   因此,虚云特别提出,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,再不可这样下去。如果再这般下去,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...

    黄公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3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毁犯了就有极大的罪过!不论犯那一戒,如杀盗淫等。只消有一嗜好,欲出生死轮回,得证圣果,往生净土难了!”此外,他还对违背各种戒律所得的果报都有深入的说明,此不赘述。   虚云特别强调:僧尼必须严格奉守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口述记

    听命于心王,绝不违背心王的命令。世间事儿若搞不好,还来个政变,而这些法只会听命。C。这些法“系属于心”,就是说它们永远是心王的附庸。用通俗的话来说,心所有法就是指心王派生的各种心理活动。   心所...具的无漏种子是因,你现在做的一切,什么念佛、参禅、学教等统统都是缘,可我们法师却说,你念佛一定成佛,念鬼一定成鬼,这根本就违背因果。当然这只是理,在历史上真通因果的只有安世高。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,一本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法相|唯识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82994600.html
  • 洪州禅的思想特色

    反复提倡破除一切“知见”或“知解”。   怀海认为,所有的执着都与佛教的精神相违背,不符合洪州禅的宗旨,它们只能归入“外道”范畴。他说:   若执本清净、本解脱、自是佛、自是禅道解者,即属自然外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994912.html
  • 问: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?

    精神大相违背。 佛陀证悟之后,并没有耽住于涅槃的快乐境界之中,五十年间风尘仆仆地往来恒河两岸,踏着滚滚黄沙,走进众生的家中,把佛法的甘霖也带入众生干涸的心田。今日我们佛教徒要秉持佛陀度众的大悲愿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35395021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由一心所起。”从理上说,戒无持无犯,但是对于“初心凡大及出假菩萨”,也不能废上亡事相之戒。各种轻重之戒都应该遵守,持戒也是从心而起,并不违背一心为本的宗旨。   针对初学人乘佛教之人是否应该受:菩萨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
  •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

    打破疑情,任性随缘,正是这一禅学思想的最佳运用。由此,宗杲反对当时流行的一味追求“知解”的文字禅和“闭眉合眼”、“虚生浪死”的“默照禅”,认为这些禅法都违背了禅宗正道。   宗杲一生以振兴临济宗为己任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295193.html
  • 诸法性空论

    般若空义的。但它对“心识”的肯定,却是违背“一切皆空”思想的。它认为,群有属于梦境,离梦境,群有便不复存在,所以是空,这与《般若经》所要求的即假有而观空也是不一致的。   幻化宗 代表人物是道壹。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279558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佛性)从理论上会通起来,从而把成佛从对外在的宇宙实相的体认转为对自身本性的证悟,更突出了众生的自性自度。特别是竺道生强调“无我本无生死中我,非不有佛性我也”,既使佛性常住而又不违背印度佛教的“无我说”之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

    有益;所谓“违”,即违背佛教的教义学说,所谓“损”,即对他人、对世间及对自身修行有危害。也就是说,凡是符合佛教教义学说,对自己、他人和社会有益的思想言行,...。   佛教在中土的发展,始终注重寻求自身与中土传统孝亲观的契合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突出佛教经典中有关“孝”的内容,删改其中与中土孝亲观相违背的内容。例如早期汉译佛典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